萬佛聖城的家風


 

六大宗旨

  • 萬佛聖城有六大宗旨做為修行的目標,就是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 、不妄語 。你們能明白六大宗旨的真實意義,那就沒有白到萬佛聖城一趟。

  • 這六大宗旨是六種光明的道路,也叫六種智慧,也叫六種降魔杵,也叫六種照妖 鏡。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語,這是做人的根本、修行的基礎、 政治的磐石。

  • 初步的佛法,即是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語。你若記得六 大條款,成佛有餘。

    我講這六大條款,是給要成佛的人講的,給要成菩薩的人、成聲聞羅漢的人講的 ,這是最要緊的道理,你們若能身體力行,終身用之,有不能盡之矣 !都用不完的。

  • 如果要成為真的佛教徒,一定要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語 。我從小就是從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語這六條光明道路走過 來的。不論什麼,人家要的,我就不要,人家不要的,我就撿,我就是這樣的。你們 大家能不能照這樣做?假如可以,那就恭喜各位成為一個好佛教徒。

  • 真修行就是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語。如果你們能把這六 大宗旨抱定,就是佛真正的弟子,如果不往這六條大路走,你恐怕對佛教沒有什麼利 益。

  • 什麼叫戒律?就是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語,這就是戒律 。你不要到那個戒律本子上去找戒律。這是人人都能做到,人人都可以行的。

  • 什麼是法的最要緊地方?就是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語。天 天天用這六大條件作為尺標,來衡量自己一天之所行所為。如果不合標準,要即時糾 正。做到沒有過錯,只有功德,才算是佛教徒。這是萬佛聖城的六大宗旨,希望人人 遵守,人人開悟,個個成佛。

  • 要學得真正的智慧,首先要斷欲。怎樣能斷欲呢?就是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 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語。這六大宗旨.就是斷欲的法寶,令你獲得真正的智慧。

  • 什麼叫邪見?你好爭:這是邪見。你又貪:這是邪見。你又求:這是邪見。你想 自私:這是邪見。想自利:這也是邪見。你盡打妄語:這都是邪見。

  • 學佛學了幾十年,還是貪財呀!求名求利啦!在那兒爭、貪不止,這是沒懂得學 佛。若懂得學佛,這些不要了。

  • 修道一定要本著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語,那才能有正知正 見,才能修道。你若不修這六種而想說你是修道的人、那是無有是處的。

  • 若有鬥爭心、貪心、求名求利,專搞個人宣傳或個人崇拜,且又自私自利,不講 真話,當知這人是魔的境界。

  • 你們能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語,這就是正法住世。我們修 道的目的,就是把爭心、貪心、求心、自私心、自利心、妄語心統統停止,禁止它們 活動。這時,智慧現前,大放光明,照破無明黑暗,便可明心見性,達到所修的目的。

    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--這都是屬於真心。心用功用真了,一切業 障就消除,心不真,業障就跟著你。你若能謹守這個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 自利、不打妄語,這十方諸佛常常護佑你、護念你,常常能來加被你。

  • 怎樣能沒有煩惱?方法非常簡單,就是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 打妄語。能這樣子,那就諸漏已盡,煩惱也降伏了。

  • 為什麼不能自在無礙呢?就因為還有爭、貪、所求、自私、自利心,所以不能自 在。

  • 真正科學是什麼呢?不爭是科學,不貪是科學,無所求是科學,不自私那是真科 學,不自利那也是真正科學,再能不打妄語,那是真正科學。

  • 從事譯經工作,一定要符合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打妄語,這 六條光明大道。

  • 想要這國家好,一定要用六大宗旨、六大條件,這是挽回天意最好的一個方法。 要想幫助這個世界,我們首先要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語,以身 作則,做其他人的榜樣。這樣世界才會一天比一天平安。

  • 無論哪一行、哪一派、哪一宗、哪一個教,它若是能以儘量利益他人、而不要利 益自己的,這都是真的。再說明顯一點,如果幫助任何人,表面上去幫助,裡邊他有 所企圖,不是貪財,就是貪色,不是貪色,就是貪名,再不就貪利,這就不是真的。

  • 我給你們講來講去都是這套,道理似乎很淺,但你們也不容易做到。你們若能做 到,也早成佛了。你們若能躬行實踐此六大宗旨,若不成佛,我就待在地獄不出來, 我以信心來保證,依此六大宗旨來修行的人,將來一定成佛。

    不爭

  • 人修行,切記不要和人鬥爭.不要好勇鬥狠不要性暴,那麼就和修羅脫離關係了。

  • 世界為什麼不能和平相處?就因為你爭我奪互不相讓,所以就發主戰爭,造成國 破家亡的殘局。

  • 魔成魔的原因.是因為魔有爭強論勝的心,所謂「爭是勝負心,與道相違背,便 生四相心,由何得三昧?」魔爭不到第一,便生瞋恨心、妒忌心、障礙心。所以誰 有這種思想和行為,就是魔,就永遠不能成佛。

  • 修行人是與世無爭,和誰也不比,和誰也不爭,大家一起用功。誰努力用功,和 自己努力用功是一樣的好。有這樣的思想,就沒有爭第一的心。

  • 你若不存鬥爭心,就和阿修羅界斷絕往來。你若不貪,就和畜生界斷絕往來。

    不貪

  • 我的性情就很古怪的。人家要的,我不要;人家貪的,我不貪;人家喜歡的,我 不喜歡。

  • 佛教徒應該忍飢、忍寒、忍渴、忍餓,一切一切和佛法要相應,不要貪吃好的、 貪穿好的、貪住好的,貪享受,受苦是了苦,享福是消福。

  • 不要貪求假名,一舉一動,一言一行,都要往真處來做,有多真就做多真,這才 是佛教徒的本色。

    我們佛教徒要有擇法眼,不要貪便宜、貪相應,處處去用貪心來求佛法。今天聽 人家說顯宗好,我就學顯宗,明天又聽說密宗不錯,又去學密宗了。學了一輩子可是 沒有抱定宗旨、沒有專一、沒有純一,沒有守住這個”一”,所以這一輩子還是把光 陰都空過了。

  • 要把修行看做個人的本份,不需要貪,久而久之,功德自會圓滿,菩提果也會成 就。修行要自然用功,不要貪有沒有功效,或者有什麼好結果,什麼也不想,只是往 前用功,並且天天要改過。

  • 修道人無論用什麼功,念佛、念咒、學教、持律、參禪,都不要貪求快。你想很 快成功。就是一種貪心,有了貪心就障礙智慧靈感與自性光明。自性光明是沒有貪心 ,智慧靈感也無貪心。貪心就好像一面鏡子上,積了塵土。所以這一點,用功的人要 切記明白、不貪多、不貪便宜。

  • 人有貪心、永遠不快樂;若是不貪,就有快樂,所以要止貪。

  • 因為貪心起、多少人為它身敗名裂!多少人為它國破家亡!它是害人的東西,不 可以不謹慎。

  • 為什麼會被境界轉呢?因為有好奇的心。好奇心,根本就是一個貪心。

    不求

  • 我們無論用什麼功,也不能與道相應、總是不上路.這是什麼原因?就是因為我 們有個虛妄不實的「妄心」。好高騖遠,求名求利,這都是妄心。

  • 你到外邊去找快樂,一天到晚追求快樂。追求得到了,這是快樂的一時,得不到 ,這是煩惱的重重。你貪而無厭,又患得患失,這都不是真正的快樂。真正的快樂, 是無求的, 「到無求處便無憂」 。你無所求,這才是真正的快樂,真正自性的穩定 、平安。

    不自私

  • 戒律根本只有一個,就是不自私,人要是有自私心,就會犯戒,若沒有自私心, 就不會犯戒。同理,人有自私心,就會犯法,沒有自私心,就不會犯法。

  • 正心,也就是不自私,你若有自私心,就不是正心。

  • 我們為什麼不認識本來面目?因為「我相」沒有去掉,「自私心」沒有去掉。如 果沒有「我相」和「自私心」,就會認識本來面目。世間人忙忙碌碌、奔奔波波,出 發點無非是自私,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。而佛法,是大公無私,是為了利益他 人。

  • 修道,就是要「倒過來」,什麼意思呢?即是 「好事給他人,壞事與自己。」 、「捨棄小我,完成大我。」。

  • 什麼是壞人呢?就是自私自利、見利忘義的人。

    不自利

  • 我們在能利益人時,就要趕緊利益人,所謂「栽培心上地,涵養性中天。」能常 利益其他人,久而久之,自己便有德行了。如果盡教人利益自己,自己不利益人,盡 想找便宜,養成一種依賴性,這是最沒有出息的。

  • 若能利益人,令人歡喜,無論到什麼地方,人人都會聞風而化。

  • 學生剛剛學著做人,應該教他們沒有利欲薰心的思想,不注重錢。古來的人讀書 ,為的是 「明理」,明白道理,現在的人讀書,卻都為著「名利」, 想得好名厚利 ,為什麼呢?就因為學校所教的方法錯誤,於是乎把世界搞得一天不如一天,一天比 一天墮落。

  • 常想利益眾生就是菩薩,常想利益自己就是魔鬼。菩薩只知道有他人,不知道有 自己;魔鬼只知道有自己,不知道有他人。兩者之間,恰好相反。

    不打妄語

  • 除非不說話,若說話就說真實語,絕對不說騙人的話。無論在任何情形之下,都 是老老實實的說真話,時時管著自己的口,不打妄語。

  • 我是不講假話的,處處往真的地方去做。直言直行,不用任何手段來待人接物。 我要說的話,不管任什麼地方我都要說、我也不怕得罪人。我不要說的話,在什麼地 方我也不說,絕對不打妄語,不欺騙他人。

  • 大家都要多多講直話,就是被打、被罵,你都要講真話,不要怕。我告訴你們, 我就是直人,我就是命在直中取,不在彎中求,要罰就罰,沒有關係的。我說真話,你就 是罰我,我也值得,也不怨人。修行,不一定要我說出來人家就相信,不相信,我 也盡我的心了。

  • 人為什麼用功不進步?就因為妄語打得太多。打一句妄語,就有一百個妄想生起。

  • 你若打妄語,你念什麼咒都不靈了、念什麼經也都不靈。你若想念咒或念經有感 應、有成就的話,就要不打妄語,老老實實的說真話,要實語,不妄語、不綺語。

  • 我們把眼光放大,把思想放寬,不要只知道有我自己,或者只知道有我的家庭, 或者只知道有我的國家,要將心量擴大到盡虛空遍法界,要為全人類的利益著想,不 要只為自己打算。對人類有利益,而不傷害人類,那就是修行佛道的基本條件。

    怎樣利益人類,怎樣不傷害人類?就是實行萬佛聖城六大宗旨 :

      第一「不爭」:我們不和任何人爭,你和我爭,我不和你爭,你罵我,我不罵你 ,你打我,我不打你,你欺負我,我不欺負你,這是萬佛聖城一貫的宗旨。

      第二「不貪」:貪心一起,就貪而無厭,無論金錢,或是物質,總覺得不夠,愈 貪愈不夠,愈不夠愈貪,貪到老了,還不覺悟。被「貪」字害了一輩子,到死的時候 ,還覺得哪件事或者哪個東西還沒有得到手,深表遺憾,這是多麼可憐!萬佛聖城第 二大宗旨,不貪任何的金錢、利益,或好名。總之,一切不貪,各安本份弘揚佛法, 續佛慧命。

      第三「不求」:這個「求」字和「貪」字差不多。「貪」是若有若無,「求」是 實際地企求,到處去拉攏關係,不擇手段地求,求什麼?求金錢,求物質,總而言之 ,求一切利益。萬佛聖城是向內求,不向外求。內求於心,把癡心妄想、狂心野性、 妒忌障礙、貪瞋癡等,掃除乾淨,不向外邊粉刷,而把內邊莊嚴清淨。所謂:「人到 無求品自高。」不求於人,品格自然清高,沒有那些邋遢的思想。

      第四「不自私」:世界為什麼壞到這種程度?都因為人人太自私。對自己有利益 的事,便爭先恐後去做,若是對自己沒有利益,就袖手旁觀,或者以隔岸觀火的心情 來說風涼話。自私有多種,對於地位自私,對於名譽自私,對於權利自私,對於金錢 自私。一言以蔽之,一切的一切都因為自私在作怪,所以不管他人,只顧自己,所謂 :「摩訶薩不管他,彌陀佛各顧各。」這是小乘的思想。儒家也曾說過:「各人自掃 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。」這是不管閒事的作風。人生存在這個世界,就要互相幫 忙、互相援助,所以應提倡大乘思想,學習菩薩精神,聞苦救難,不可有幸災樂禍的 心理。世人若是沒有自私心,便能和任何人和睦相處,如同一家人。因為有自私心, 才弄出很多的問題,所以不自私是萬佛聖城第四大宗旨。

      第五「不自利」:這個宗旨比第四個宗旨「不自私」,更為重要。誰也不願意不 自利,可是一定要這樣「不自利」,世界才能好。不自利就是要利益他人。把自己忘 了,所謂「捨己為人」,這種精神超過菩薩的行為。菩薩是自利利他,自度度他,自 覺覺他;我們不自利,只是利他,只是度他,只是覺他。

      第六「不妄語」:就是不存心騙人。人為什麼打妄語呢?因為他怕自己的利益失 去,怕吃虧,所以他才撒謊。若是常常用真心待人,則自然就能遵守不妄語的宗旨。

      今天簡單將萬佛聖城六大宗旨向各位介紹,如果詳細來講,是說不能盡的。這六 大宗旨,你若能去實行,那對各位是終身益之,受用匪淺的。


      誰能實行萬佛聖城六大宗旨,就夠資格做為佛教徒。這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 私、不自利、不妄語六大宗旨,用佛教道理來講也可以,用道教的道理來講也可以, 用儒教道理來講也可以。總而言之,怎樣講都可以的,這個道理圓融無礙,很合乎邏 輯學。此宗旨包括一切宗教的教理,是很實用的方法。佛教所講的戒律,說來說去都 沒有離開六大宗旨範圍之外。

    (一)不爭,就不會殺生。殺生就因爭心作怪,一爭就你死我活,死傷無數。

    (二)不貪,就不會偷盜。為什麼要竊盜他人之物?就因為貪。你要是沒有貪心,就 算人家要給你,你也不會要,所以要把貪心去除,才不會偷。

    (三)不求,就不會有淫欲心。淫欲心就因為有所求,女求男朋友,男求女朋友,都 是追求異性。不單求,還要「追」求,就好像把頭削得尖尖的,往裡頭鑽。若是無所 求,還有什麼淫欲心?英俊的男人有什麼用?漂亮的女人也只是個蓋肉的臭皮囊。有 什麼值得貪戀的?假若無所求了,淫戒就不會犯。

    (四)不自私,就不會打妄語。人打妄語,就因為怕失去自己的利益,自私心作怪, 所以騙人撒謊,想令人不認識自己。

    (五)不自利,就不會犯酒戒。人為什麼喝酒?就想迷亂自己的身體心性,弄得它恍 恍惚惚,以為自己成了神仙,在天上逍遙。喝醉酒又會罵人,又可以為所欲為,又增 長淫欲。又想用酒來助血氣流通快點,喝了忘記一切,好像抽鴉片菸一樣過癮。這都 是自利心作怪,所以才去喝酒。

    (六)不妄語,為什麼六大宗旨又說不妄語呢?特別加重語氣。因為你犯了前面的五 個宗旨,你就會打妄語;你若不犯,就不會打妄語。所以不打妄語是我們人學佛的根 本條件。

    這六個宗旨,就是「五戒」的別名。本來人人也聽過、也懂得,但是真能去做的少之 又少,所以提醒大家:不爭就是不殺生,不貪就是不偷盜,不求即是不邪淫,不自私 即是不打妄語,不自利即是不飲酒。

    三大宗旨

    法界佛教總會一貫的宗旨是

    凍死不攀緣,餓死不化緣,窮死不求緣。
    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。
    抱定我們三大宗旨。
    捨命為佛事,造命為本事,正命為僧事。
    即事明理,明理即事。
    推行祖師一脈心傳。

    說到修行,我覺得出家人:第一、不要到處攀緣權貴富人。第二、不要常常向外化緣 。第三、不要事事向人求緣。

    「凍死不攀緣」:這是我一生的寫照,我在東北時,冬夏均穿三層布。底是一層,上 面一層是補了丁,一塊一塊地挨著補上去。當時我冷嗎?冷!那為什麼要這樣堅持下 去?因為我要「凍死不攀緣」嘛 !

    「餓死不化緣」:我住在香港芙蓉山觀音洞時,有兩個星期都沒有糧食,我便在洞裡 打坐,等著餓死。當時山下有一位居士名叫勞寬聖,綽號本地法師。韋陀菩薩一連三 次給他托夢說:「在觀音洞裡有一位安慈法師,你應該去供養他。」於是這位居土, 次日便背了三十多斤米,又帶了七十餘元,來到洞裡供養我。在這事情發生之前三、 四個月,他的腿被狗咬了,中西醫生醫治數月而治不好,束手無策,韋陀菩薩好管閒 事,乃對他說:「你去供養觀音洞的法師,腿便會好」。於是他便相信,而送來米錢 。當時我在洞裡預備等死,我從來沒有對人說:「你可憐可憐我,我已多天沒東西吃 !」,這是「餓死不化緣」。

    「窮死不求緣」:我初到廣東南華寺親近虛老,身上不名一文,連寄信的錢都沒有, 但我從未向居士化緣。所以,我這三大宗旨,皆有來歷,不是憑空而說。剛買萬佛城 時,人人看到這麼大的地方,怕我向他們化緣,結果都嚇跑了。即使如此,我也從沒 對人告過艱難,我做事不求代價,也絕不求人,只是自己埋頭苦幹。

    「捨命為佛事」:這是說不顧生命地,拼了命,流血汗,不休息地要來做為佛教的事。 我們既身為佛教徒,而且又出了家,不能眼看佛教衰落,受人輕視。寧捨生命也要令 佛教重光,以正法來拯救這殘酷的世界,讓眾生能有和平安樂的生活。

    「造命為本事」:古人說:「君子有造命之學,命由我立,福自己求,禍福無門,惟 人自招。」我們本是個凡夫俗子,但我們可以把這個凡夫俗子改造成為聖人。

    「正命為僧事」:這是說的出家人要嚴守佛制,例如搭衣是出家人的標誌,不搭衣就 沒有比丘相了。又有日中一食,也是佛制。節飲食,欲心輕,欲心輕才容易修道,所 以不要吃營養的東西。在萬佛聖城我們的制度是如此,雖然做得還很不圓滿,但希望 人人能努力向好的來做。

    我們要以「即事明理,明理即事」為原則,「推行祖師一脈心傳」。人人切切實實去 做,話只須說兩分,事做到三分,信得過自己,別人一定會跟著來。這樣既盡到出家 的本份,佛教也因此振興,末法自然變為正法了。


    回萬佛聖城主頁

    1997/12/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