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講這六大條款,是給要成佛的人講的,給要成菩薩的人、成聲聞羅漢的人講的 ,這是最要緊的道理,你們若能身體力行,終身用之,有不能盡之矣 !都用不完的。
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自利--這都是屬於真心。心用功用真了,一切業 障就消除,心不真,業障就跟著你。你若能謹守這個不爭、不貪、不求、不自私、不 自利、不打妄語,這十方諸佛常常護佑你、護念你,常常能來加被你。
不爭
不貪
我們佛教徒要有擇法眼,不要貪便宜、貪相應,處處去用貪心來求佛法。今天聽 人家說顯宗好,我就學顯宗,明天又聽說密宗不錯,又去學密宗了。學了一輩子可是 沒有抱定宗旨、沒有專一、沒有純一,沒有守住這個”一”,所以這一輩子還是把光 陰都空過了。
不求
不自私
不自利
不打妄語
怎樣利益人類,怎樣不傷害人類?就是實行萬佛聖城六大宗旨 :
第一「不爭」:我們不和任何人爭,你和我爭,我不和你爭,你罵我,我不罵你 ,你打我,我不打你,你欺負我,我不欺負你,這是萬佛聖城一貫的宗旨。
第二「不貪」:貪心一起,就貪而無厭,無論金錢,或是物質,總覺得不夠,愈 貪愈不夠,愈不夠愈貪,貪到老了,還不覺悟。被「貪」字害了一輩子,到死的時候 ,還覺得哪件事或者哪個東西還沒有得到手,深表遺憾,這是多麼可憐!萬佛聖城第 二大宗旨,不貪任何的金錢、利益,或好名。總之,一切不貪,各安本份弘揚佛法, 續佛慧命。
第三「不求」:這個「求」字和「貪」字差不多。「貪」是若有若無,「求」是 實際地企求,到處去拉攏關係,不擇手段地求,求什麼?求金錢,求物質,總而言之 ,求一切利益。萬佛聖城是向內求,不向外求。內求於心,把癡心妄想、狂心野性、 妒忌障礙、貪瞋癡等,掃除乾淨,不向外邊粉刷,而把內邊莊嚴清淨。所謂:「人到 無求品自高。」不求於人,品格自然清高,沒有那些邋遢的思想。
第四「不自私」:世界為什麼壞到這種程度?都因為人人太自私。對自己有利益 的事,便爭先恐後去做,若是對自己沒有利益,就袖手旁觀,或者以隔岸觀火的心情 來說風涼話。自私有多種,對於地位自私,對於名譽自私,對於權利自私,對於金錢 自私。一言以蔽之,一切的一切都因為自私在作怪,所以不管他人,只顧自己,所謂 :「摩訶薩不管他,彌陀佛各顧各。」這是小乘的思想。儒家也曾說過:「各人自掃 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。」這是不管閒事的作風。人生存在這個世界,就要互相幫 忙、互相援助,所以應提倡大乘思想,學習菩薩精神,聞苦救難,不可有幸災樂禍的 心理。世人若是沒有自私心,便能和任何人和睦相處,如同一家人。因為有自私心, 才弄出很多的問題,所以不自私是萬佛聖城第四大宗旨。
第五「不自利」:這個宗旨比第四個宗旨「不自私」,更為重要。誰也不願意不 自利,可是一定要這樣「不自利」,世界才能好。不自利就是要利益他人。把自己忘 了,所謂「捨己為人」,這種精神超過菩薩的行為。菩薩是自利利他,自度度他,自 覺覺他;我們不自利,只是利他,只是度他,只是覺他。
第六「不妄語」:就是不存心騙人。人為什麼打妄語呢?因為他怕自己的利益失 去,怕吃虧,所以他才撒謊。若是常常用真心待人,則自然就能遵守不妄語的宗旨。
今天簡單將萬佛聖城六大宗旨向各位介紹,如果詳細來講,是說不能盡的。這六 大宗旨,你若能去實行,那對各位是終身益之,受用匪淺的。
(一)不爭,就不會殺生。殺生就因爭心作怪,一爭就你死我活,死傷無數。
(二)不貪,就不會偷盜。為什麼要竊盜他人之物?就因為貪。你要是沒有貪心,就 算人家要給你,你也不會要,所以要把貪心去除,才不會偷。
(三)不求,就不會有淫欲心。淫欲心就因為有所求,女求男朋友,男求女朋友,都 是追求異性。不單求,還要「追」求,就好像把頭削得尖尖的,往裡頭鑽。若是無所 求,還有什麼淫欲心?英俊的男人有什麼用?漂亮的女人也只是個蓋肉的臭皮囊。有 什麼值得貪戀的?假若無所求了,淫戒就不會犯。
(四)不自私,就不會打妄語。人打妄語,就因為怕失去自己的利益,自私心作怪, 所以騙人撒謊,想令人不認識自己。
(五)不自利,就不會犯酒戒。人為什麼喝酒?就想迷亂自己的身體心性,弄得它恍 恍惚惚,以為自己成了神仙,在天上逍遙。喝醉酒又會罵人,又可以為所欲為,又增 長淫欲。又想用酒來助血氣流通快點,喝了忘記一切,好像抽鴉片菸一樣過癮。這都 是自利心作怪,所以才去喝酒。
(六)不妄語,為什麼六大宗旨又說不妄語呢?特別加重語氣。因為你犯了前面的五 個宗旨,你就會打妄語;你若不犯,就不會打妄語。所以不打妄語是我們人學佛的根 本條件。
這六個宗旨,就是「五戒」的別名。本來人人也聽過、也懂得,但是真能去做的少之 又少,所以提醒大家:不爭就是不殺生,不貪就是不偷盜,不求即是不邪淫,不自私 即是不打妄語,不自利即是不飲酒。
三大宗旨
法界佛教總會一貫的宗旨是
凍死不攀緣,餓死不化緣,窮死不求緣。
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。
抱定我們三大宗旨。
捨命為佛事,造命為本事,正命為僧事。
即事明理,明理即事。
推行祖師一脈心傳。
說到修行,我覺得出家人:第一、不要到處攀緣權貴富人。第二、不要常常向外化緣 。第三、不要事事向人求緣。
「凍死不攀緣」:這是我一生的寫照,我在東北時,冬夏均穿三層布。底是一層,上 面一層是補了丁,一塊一塊地挨著補上去。當時我冷嗎?冷!那為什麼要這樣堅持下 去?因為我要「凍死不攀緣」嘛 !
「餓死不化緣」:我住在香港芙蓉山觀音洞時,有兩個星期都沒有糧食,我便在洞裡 打坐,等著餓死。當時山下有一位居士名叫勞寬聖,綽號本地法師。韋陀菩薩一連三 次給他托夢說:「在觀音洞裡有一位安慈法師,你應該去供養他。」於是這位居土, 次日便背了三十多斤米,又帶了七十餘元,來到洞裡供養我。在這事情發生之前三、 四個月,他的腿被狗咬了,中西醫生醫治數月而治不好,束手無策,韋陀菩薩好管閒 事,乃對他說:「你去供養觀音洞的法師,腿便會好」。於是他便相信,而送來米錢 。當時我在洞裡預備等死,我從來沒有對人說:「你可憐可憐我,我已多天沒東西吃 !」,這是「餓死不化緣」。
「窮死不求緣」:我初到廣東南華寺親近虛老,身上不名一文,連寄信的錢都沒有, 但我從未向居士化緣。所以,我這三大宗旨,皆有來歷,不是憑空而說。剛買萬佛城 時,人人看到這麼大的地方,怕我向他們化緣,結果都嚇跑了。即使如此,我也從沒 對人告過艱難,我做事不求代價,也絕不求人,只是自己埋頭苦幹。
「捨命為佛事」:這是說不顧生命地,拼了命,流血汗,不休息地要來做為佛教的事。 我們既身為佛教徒,而且又出了家,不能眼看佛教衰落,受人輕視。寧捨生命也要令 佛教重光,以正法來拯救這殘酷的世界,讓眾生能有和平安樂的生活。
「造命為本事」:古人說:「君子有造命之學,命由我立,福自己求,禍福無門,惟 人自招。」我們本是個凡夫俗子,但我們可以把這個凡夫俗子改造成為聖人。
「正命為僧事」:這是說的出家人要嚴守佛制,例如搭衣是出家人的標誌,不搭衣就 沒有比丘相了。又有日中一食,也是佛制。節飲食,欲心輕,欲心輕才容易修道,所 以不要吃營養的東西。在萬佛聖城我們的制度是如此,雖然做得還很不圓滿,但希望 人人能努力向好的來做。
我們要以「即事明理,明理即事」為原則,「推行祖師一脈心傳」。人人切切實實去 做,話只須說兩分,事做到三分,信得過自己,別人一定會跟著來。這樣既盡到出家 的本份,佛教也因此振興,末法自然變為正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