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務
清代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活動,主要項目為御門聽政,宮中日常視事,御殿視朝(即常朝),御殿傳臚,懋勤殿勾到,接見外國使臣等。
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地方是乾清宮和養心殿。宮內寶座上方懸“正大光明”匾,匾後即存放秘密建儲匣的地方。秘密建儲,是雍正帝鑑於其廢立太子,以及儲皇子爭位的教訓而創建的。雍正帝以後的乾隆、嘉慶、道光、咸豐各帝均以秘密建儲的方式即位。
乾清宮前的乾清門,是清代皇帝“御門聽政”的地方。“御門聽政”是封建帝王親到門前,與文武官員一起處理政事,表示勤於政務。明朝每天上朝聽政是在太和門,清朝改在乾清門,舉行時間都在黎明前。許多重大事情,如征討吳三桂叛亂的決策等,都是在“御門聽政”時決定的。
如遇大風、雨、雪天氣,“御門聽政”也可改期或停止。咸豐初年以後,由於政治腐敗;同治、光緒年間因慈禧太后專權,列國加強侵略,“御門聽政”再也沒有舉行。
清帝日常視事,主要是批閱摺本,召對臣工、引見庶僚。關於批閱摺本,宮內專設有傳遞上、下行公文的機構,即外奏處和內奏事處。此外,奏事處還負責呈遞“膳牌”。清制規定:凡值班奏事及官員請求皇帝召見,必須先由內奏事處太監向皇帝呈遞“膳牌”。召見皆在飯後,地點不固定,一般是在甚麼地方進膳,就在甚麼地方召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