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本片的水平敘事來說,所涉指的文本結構就更巨觀了。 在談劇情之前,必須先論及馬克思與社會主義。 馬克思的基本論點是「經濟決定論」,經濟行為決定了社會構成的一切基礎,若是經濟結構不安定,則上層的政治、文化、教育...都會動搖乃至崩潰。而馬克思所言「人類的歷史是一部階級鬥爭史」,其實也是這項觀點的延續。由於人類階級的不平等,導致經濟結構有很大的落差,「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」。上層階級不斷的剝削下層階級,造成經濟的落差不斷加大,到了最後,下層階級受不了剝削,便會反過來鬥爭上層階級,繼而再變成上層階級繼續剝削下層階級.....但是為何在現在的資本社會中,並沒有這樣的現象呢?被剝削的下層階級,甚至「中產階級」,並沒有這樣的階級意識呢?這是因為既得利益者,利用「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」,在控制下層階級。所謂的「意識型態國家機器」,包括了廣告、流行文化、大眾文化、政令宣導等等.....這些媒體不斷的傳播同一種訊息,告訴大眾要買房子、要安定、要順從社會規範.........甚至告訴你DKNY是品味的象徵,今年不穿啥就會很遜.....藉此,大眾以追逐意識型態國家機器所建立出來的階級為成功的象徵,身為下層階級的階級意識被麻痺轉化為自身能力不足,因此,不再對上層階級產生威脅。 到此,再回頭看本片的敘事劇本,主角的分身人格,是體認到這種麻痺陰謀的人,他非常不屑於遵守資本主義社會中既定的階級結構,相對來說,主角就是中產階級的代表。被既定的社會規範所綑綁,在合理的範圍內發洩。利用符號的消費(IKEA、等品牌),來滿足個人價值的提升。主角甚至說出,滿間用IKEA堆砌出來的公寓,幾乎是他的生命。生命的價值、自我的滿足,均建立在符號上....(後現代學者布希亞:「物必先成為符號,然後才能被消費。」)所以布來得彼得,正是尚未被大眾文化所麻痺的象徵。不但他自身如此,他也一再對其他的人說:「你與其他的人並無任何不同」,在他看來,所有的大眾都是愚昧的。甚至說他是在諷刺整個資本主義下的個體。所以他要破壞社會結構。因此,他選定了破壞所有的經濟體系,試圖顛覆資本主義。但諷刺的是,在他進行這樣行為的過程中,他卻是以更為激烈的手段,在塑造一群被麻痺的群眾。跟隨他的人,對教條完全信服,沒有任何的反思與疑問,因為他們被教導:「不准發問」。更甚者,當鮑伯被殺害時,被制度化的群眾,已無法分辨出名字的意義,完全以布來得彼得所建立的價值觀為思考的依據,他們只能在乎「任務」完成與否,完全不能體會「有人死去」...所以當愛德華諾頓試圖教導群眾人性最基本尊嚴之時,所換來的結果竟是失去了個體意識,群體盲從而喊出的毫無意義的、惡魔般的口號。這一幕無疑是精彩絕倫,指涉了電影本身,也指涉了政經霸權下的文化結構;再度深深的刺進所有觀眾所存在的資本主義社會中。甚至場景的安排,也有若干吻合之處。主角們所住的大屋子,徒具「大」之表,外觀或是內裡,均破爛不堪,但所有人來來往往,卻都在裡面。看來隨時會垮的房子,始終支撐著大半的劇情.... 在劇情的最後,雖然象徵著中產階級的諾頓活了下來,也把代表著激進意識的布來得彼得消滅了,但這個結局卻是有著意外的弔詭。雖然布來得死了,但是他的願望還是達成了,象徵著資本主義的高樓大廈不斷崩塌,而經濟結構的重整,將導致文明從新開始,愛德華與女主角,無異將會成為伊甸園中的亞當和夏娃。由此觀之,布來得真的死了嗎?我認為不是。他存在的意義、他的任務已經達成,他消滅或不消滅已無意義。因此他的意識應該是已經與愛德華諾頓合而為一,布來得彼得成功的將愛德華諾頓從資本主義的階級結構中拯救出來,至此,兩者誰為主體,誰為客體再也不可分。 再論及一點..愛德華諾頓自始至終均沒有名字....不正是指涉佔社會最多人口的中產階級的看電影的觀眾嗎?本片一再地藉由本身的敘事反諷電影的框架,甚至整個社會的框架,極盡玩弄、嘲諷之能事...實在是大快人心
|
|
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